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未来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高若瑜

发布者:马慧文发布时间:2025-06-19浏览次数:10

高若瑜,女,中共党员,未来技术学院永坦班2021级本科生,毕业去向为本校直攻博。曾获国家奖学金,四次获一等人民奖学金,获苏州育才奖学金,奖学金总额2.6万余元。获评黑龙江省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标兵、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两次入选校级榜样库。学习认真,基础扎实,平均学分绩专业排名第2。积极参与科创竞赛,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积极建设班级,负责好团支部日常工作,组织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班级日常活动。代表班级参加答辩,班级获评校十佳集体、优秀团支部标兵、先进班集体标兵等荣誉。志愿时长200余小时。

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分享我大学四年的成长经历。回望过去的四年,尽管有遗憾,有泪水,但我仍能非常满意地对自己说,在每一次挑战面前,我都尽最大努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事。在汗水与泪水交织中,我挥笔写就了自己平凡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斗志昂扬,登高望远

 “我就是来追星的,追的就是坦先生这样的星!”还记得刚刚进入大学,我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这样说。当时的我,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但惶恐与不安也随之而来,很多事情我也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但我很感谢当初的自己,没有在犹豫中止步不前,而是勇于尝试。我担任了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帮助同学们向党组织靠拢,组织一系列团课和主题团日。除此之外,我还和其他班委一起,组织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刘永坦院士精神学习活动,例如全班阅读学习《为你而生——刘永坦传》、学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绘制坦先生事迹主题团报《一生一誓》、参观“卫国镇海”红色见学点,组织同学们自编自导以坦先生传记为蓝本的舞台剧。这些活动让刚刚从五湖四海汇集而来的班级同学们相知相识,紧紧地凝聚起来。大学的首次五四评优,我们班级获评校优秀团支部标兵,这极大地鼓舞了我。

后来,班级举办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献给坦先生的班级年度相册、自制的纪念短片,团建,班旗设计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回忆,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不仅如此,为了追寻先生足迹,班级组织前往南京和威海思政实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体会坦先生爱国心、报国志的源泉;在威海雷达站的一组组老物件前,感受坦先生静心治学的坚守,思政实践获评“校十佳思政实践”,班级也获得了“校先进班集体标兵”“校十佳集体”等一系列荣誉。

迎难而上,初露头角

大一的首个学期,我的成绩并不突出。面对和高中完全不同的教学体系和学习之外繁杂的其他事务,我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但我努力地调整状态,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程进度快、难度高,我选择提前预习,并将课上记笔记的时间省下来专注听课,课后再顺着教材的参考阅读“深挖”学科经典;课上没有时间系统地记录笔记,我选择考试前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独立梳理出一份笔记扫描成册,随时翻阅,既是整理,又是复习;电信方向课程公式多,我选择逐个推导,直到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我还尝试了许多科创竞赛,并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项从大一首个学期的班级第12名,到大二结束的班级第2名,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极大地鼓舞了我。因为其中的收获绝不仅仅是一纸成绩,还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自信,让我相信自己能学好这个自己热爱的专业。

扎根科研,求学问道

带着这份自信与热爱,我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尽管大一还没有确定专业方向时,我就通过课程认识了学业导师,并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但当我真正面对课题时,我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知识断层”。为了能够完成科研任务,我会“带着问题”去自学更高年级的课程,并在课题组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建立起了对课题的基本认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实验室与师兄师姐们一起努力的日日夜夜,尽管辛苦却又值得怀念。

寄语

其实回望本科四年,与其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技能,不如说我培养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我即将在本校直攻博,带着这份自信与热爱继续走下去。我在哈工大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