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轩,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1级本科生,已获得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直博资格。现任校学生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主席、未来技术学院问天讲师团负责人,曾获"校十佳学业帮辅志愿者"、"校优秀学生标兵"、"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并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M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铜奖,累计获得校级以上奖项30余项,学业帮辅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学时。
力学笃行,逐梦赛场
初入大学时,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我将本科划分为"大一学分绩、大二竞赛、大三科研"三个阶段。由于高考失利的不甘,大一的我几乎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这段时期虽然无趣,但也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取得了前三学期单学期第一,前五学期总学分绩第一,前六学期综测第一的好成绩。
荣获基础学部十佳学习之星
与韩杰才校长合影
在学院鼓励学科交叉和创新科研的大环境下,我参加了各类竞赛:美赛M奖,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省一等奖,挑战杯全国铜奖,互联网+省级金奖……在老乡群里学长学姐的建议下,我从大一暑假便系统地开展科研准备工作:概率论,矩阵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并通过书院导师计划跟随scir实验室的车万翔教授进行科研,在两年的时光里虽未有论文产出,但也通过科研项目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大三下,我主动联系了机器学习中心的左旺孟教授,并在博士学长的指导下进行多模态方面的研究。回顾这段历程,我认为持续优异的学业表现和扎实的科研积累,是最终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宋阳秋教授课题组offer的关键因素。
德才兼备 惠泽同窗
大二,我开始探索更丰富的大学生活。这时的我想要把自己学习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让自己的知识帮助到更多的人。受到母亲教师职业的影响,我在大二牵头组建了问天讲师团。作为一名讲师,在两年的时光里,我开展了六次考前复习讲座,参与了12套模拟题的制作,累计一对一帮辅20余人;录制了多门学科的先修、复习网课,目前总播放量破3万,千余人因此受益。在与尤超教授深入探讨后,我系统性地开展了微积分先修计划,大幅提高了学院先修考试的参与率与高分率。更令人欣慰的是,更多同学主动加入讲师团,实现了从受益者到助人者的转变。作为讲师团负责人,我积极开展问天特色帮辅项目:问天答疑室、问天温故堂、问天集思阁、云端自习室、学业答疑室等,进一步扩大了帮辅的受益群体,使讲师团在成立首年即获评"校十佳学业支持品牌",我个人也在第二年获评"校十佳学业帮辅志愿者"。
投身热爱,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在大二加入了足球队。布置战术、组织训练,赛后复盘,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迎新杯冠军,三好杯甲组亚军,三好杯甲组季军,我们一次次刷新球队的最好成绩,我也从替补变成主力并最终成为队长。
与足球队队友合照
勇于突破,积极进取
在足球队期间,我有幸结识了19级一位学长。通过与他的深入交流,我的升学视野不再局限于大陆高校。在与多位保外的学长学姐交流后, 我逐渐意识到海外科研环境对我可能更加适合,并在综合权衡后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港三。从大三寒假起,我便系统性地推进申请准备工作:筛选方向导师,分析学生背景,制作个人简历,复盘科研项目,准备面试内容……最终,在学院的帮助下,我在去年五月通过香港高校合作项目成功获得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直博录取资格。
录取通知
寄语
感谢一路走来的老师们、同学们提供的帮助。转眼又到了充满焦虑和煎熬的申请季,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若大家在未来的申请过程中需要建议或帮助,我很乐意延续这份传承——就像曾经帮助过我的前辈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