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佳慧,女,中共党员,未来技术学院2020级智能机器人班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鹤皋奖学金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国家一等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一等奖,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一等奖,数学建模省一等奖,数学竞赛省二等奖,大二年度项目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二等奖,祖光杯铜奖,校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现被推荐到香港科技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还记得大一刚开学时候,和父亲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江西来到哈尔滨,去工大二校区报到时候的情景,时光匆匆,现在一转眼大四就要毕业了。
仔细想来,每个人的大学生活其实都是自己定义的,选择太多了,这是好事,但也常常令人不知所措。回想自己大一的时候更多的是迷茫。当时每天认真地上基础课程,也经常犯困,会在期末考试前和朋友一起在主楼刷微积分和线代试题,但是空闲时自己也不知道干点什么好。那个时候大家还都比较高中生思维,等待被教会,喜欢用分数衡量一切,总想着跟着学校课程走,放假就在宿舍躺着,做大一年度项目时候也很懈怠,就赶在项目答辩前一两周做点东西。
大二时候突然意识到随波逐流不是自己以前憧憬的大学生活,大学一年过去了,但是自己好像还是什么都不会,总想着做点什么好。于是和舍友约定一起好好做大二年度项目,打数学建模比赛等,结果发现大部分时候产出通常是和时间、精力投入成正比的。虽然很多时候项目做得并不成熟,但是走出舒适圈之后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并且意识到这个过程其实挺有意思的,有时候有目的的忙碌比无所事事更让我感到舒服。
和舍友做大创项目
一些零碎的生活片段总是让我印象深刻。还记得未来技术学院即将成立的时候,为我们2020级智能机器人班和小卫星班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记得和朋友一起完成讲师团补考培训,一起担任核酸志愿者;记得熬夜赶项目之后和舍友边赏月边从科创大厦走回宿舍;记得和学弟学妹一起去哈工大中心科普宣讲;记得和舍友去武汉参加比赛住超舒服的酒店;记得很多自己为了满足好奇心努力去做过的尝试;记得哪怕是在工科大学,身边也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女性力量。
其实在大三以前我对于港校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第一次接触到港科大直博的项目是大三暑假在未来技术学院大群里看到“关于推荐优秀本科生参加香港科技大学2024/2025学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项目选拔的通知”,然后上网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觉得与自己的未来规划相符就提交了报名。自己联系完导师,通过了教授的面试之后,在官网提交了正式申请,过一段时间就拿到了offer。未来我也将在香港继续我的求学生涯。
担任讲师团讲师
参与新生逐梦讲堂
寄语
不知不觉间,只剩下最后一个夏天。很喜欢哈尔滨的夏天,夏天一到,学校里种的紫丁香总是开得很热烈,风吹动就像云彩一般,以前常常喜欢在下课回去的路上故意把草坪上的蒲公英吹掉。
感谢自己身边的良师益友,伴随我走过这几年的大学时光,让我成为温暖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