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技术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尽早了解各学院(部)教学管理、专业设置等情况,助力广大同学选择领域方向和专业方向,让学生选到理想的领域和专业,特此诚邀各学院(部)开展“对话未来-专业宣讲”系列讲座活动。
宣讲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主讲人:赵京东教授/院党委书记
特邀嘉宾:学生代表祁乐
宣讲专业:机器人工程及相关专业
时间: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18:30-20:00
地点:正心11
报名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RGRTa25MZkNJV3Rh
报名名额:240人
报名二维码:
专业剖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灿烂的年华,已经大量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机器人革命”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机器人专业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哈工大面向智能制造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及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依托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的师资力量和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条件,组建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并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面向国家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优良品德,具有解决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问题的能力,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
哈工大于1986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之一,目前设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在空间机器人、微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第一台点焊机器人、第一台空间在轨维护机器人,“空间机械臂技术”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培养的机器人学术研究与专业技术人才遍布全国高校、院所和企业,是中国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机器人的黄埔军校”。该专业拥有“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拥有“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本专业秉承“唯真唯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力求把雄厚的科研优势转化为高端人才培养优势,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高地。
本专业充分发挥哈工大在机器人领域的人才优势,组建了以机器人高端学术人才为核心的本科教学队伍,已开设机器人课程18门,涵盖了机器人的基础知识、机器人感知与认知、机器人交互与共融、机器人集成与应用。“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承担很多国家科研任务,为本科生提供很多科研实践机会,本专业组建的“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每年吸收很多本科生参与国内国际机器人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机器人创新实践能力。
毕业生去向
国内外高校深造、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机器人生产和研发机构。
杰出校友
王树国: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黄强: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丁希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韩建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邓喜军:哈尔滨博实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游玮: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句话介绍专业
让机器人代替人的生产劳动,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与生活服务。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13936649372
微信号:r13936649372
E-mail:rwb@hit.edu.cn
主讲嘉宾介绍:
赵京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龙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机器人技术和生物机电一体化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培育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部委项目,863重大专项子项目、民用航天预研项目、921三期预研、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高层次人才项目、国重自主课题、博士后特别资助等,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点项目、863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民用航天预研/基础科研等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编写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2),科技创新团队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特邀嘉宾介绍:
祁乐,男,汉族,党员,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省三好学生,曾获得工信部创新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等国家及以上荣誉11项,省级荣誉5项,校级荣誉7项等。19年创立陆吾智能科技,首发推出桌面级四足机器人X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