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认知,提升学子国际视野与跨学科实践能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寰宇领航”国际视野提升计划的支持下,2025年8月3日至10日,未来技术学院组织60名学子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人工智能访学实践活动。此次访学涵盖前沿课程学习、科研实操辅导、顶尖实验室参访、企业交流及文化体验等多维度内容,为学子搭建了连接国际前沿与本土实践的桥梁。
访学实践团北京机场出发合影
前沿课程筑基:从理论到实操的深度浸润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系主任、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院院长安波教授为学子们开启访学的“第一课”。安教授系统解读人工智能领域前沿趋势,围绕机器人、AI行业发展、企业运营及中国相关行业优势展开深度分享,为学子科研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访学项目欢迎仪式
课程期间,安波教授及团队聚焦核心领域:从“人工智能前沿展望”梳理行业脉络,到“神经网络”课程中让学子围桌实操,让每位同学亲手将神经网络从0带到收敛;再到“神经网络进阶与实践”中,通过“现场研讨+实验实操”形式,引导学子完成“模型选型→网络搭建→训练优化→结果展示”的完整闭环。
安教授讲授神经网络专业课程
“课程像一场‘理论到实践’的接力赛,”赫晓东院士尖班学生胡一鸣说到,“从安教授用‘走路与开车’比喻线性模型与深度模型的差异,到亲手用ReLU函数‘搭建’复杂函数,抽象的AI知识突然变得可触可感。”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辅导课(助教:Zhenghai Xue)
科研与参访联动:打通“学研产”认知链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两所顶级学府的创新创业老师带领学子们走进创新创业空间,为同学们讲授各自学校的科创中心及创业学院的发展、创新创业的管理体系与职能架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初创企业孵化成果。
学生参观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空间(Innovation Port)
在丰富多样的参访环节,学子们走进先进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CARTIN),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王郸维教授带领下,了解感知自主、协作自主领域的前沿成果,见证机器人技术在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探访华为云新加坡创新中心,从底层技术架构到业务落地场景,直观感受AI技术的产业价值;漫步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校园,沉浸式体验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
参访南洋理工大学先进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
同学们与新加坡华为云代表交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园参访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参访
在本次研学期间,恰逢我校韩杰才校长、冷劲松院士出席的“先进材料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未来技术学院尖班冷院士的5位同学参与旁听国际会议。同学们表示在新加坡见到韩校长和冷院士格外开心,在研学期间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也非常难得的机会,进一步打开了国际视野,为今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好铺垫。
实践团5位同学参加“先进材料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
成果绽放:创新项目彰显实践力量
访学尾声,各个小组就“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某一领域未解的痛点问题”这一主题开展小组讨论、脑力风暴,成员们紧密协作、合理分工,在最终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展示各自的项目思路及研究方向。从“基于扩散模型的灵活可控图像生成系统”到“智能电子导盲犬”,从“多模态网络的青光眼辅助诊疗系统”到“排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策略”,项目覆盖医疗、环保、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
小组人工智能项目研究成果展示
为最佳小组颁发表彰证明
安波教授作为评委,为每组打分并就技术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点评,对每位小组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安教授鼓励每位同学以此次研学为起点,在科研的道路上不畏艰难,继续前行。
结业典礼合照
学子感悟:视野与情谊共绘成长蓝图
梅洪元院士尖班学生王莹表示:“从HIT到NTU,七天研学,一日城市自由探索:首次近距离参访华为云,体验全英文授课,立于世界技术的前沿感受人工智能的发展……在NTU的七天,我收获的远不只最后一纸证书!”
人工智能班学生王贝尔说到:“本次访学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在南洋理工大学的课堂里学到很多知识,也在新加坡的探访中领略不同文化的交错碰撞。此外,本次访学队伍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这也让我们有机会与更多的同学和伙伴认识并交流。”
新加坡河游船体验
学生参观合影
结语
此次研学,哈工大未来技术学院优秀学子在南洋理工大学的课堂求知,于华为云参访中探路,在先进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参观顶尖科技机器人制造,不断探索,持续超越,借新加坡游览悟行。课程里的思维启迪、企业中的实践洞察、游览时的文化触动,交织成独特的成长记忆。
研学虽已落幕,但其带来的知识拓展、视野开阔与团队情谊,将持续照亮学子们未来的探索之路,激励他们在逐梦科技与多元成长的征途上,继续勇敢前行!